
(1)安全存放
所有的輪胎都應該存儲在冷卻、干燥和黑暗的室內,避免放在陽光、油、酸、碳氫化合物附近,這些都會侵蝕輪胎。由于增壓,液體可能通過輪胎內部氣密層進入胎體層,這會導 致輪胎的突然損壞。
?。?)輪胎維護
輪胎適時換位,選用合適花紋,日常勤維護,定期檢查胎壓,破損后及時修補并且勤挖清理出胎紋中的石子、異物等,都是延長輪胎壽命的重要因素。輪胎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,受路面的拱度,剎車制動和輪胎裝配位置不同等因素的影響,會促使胎面磨損產生較大的差別,因此,做到及時換位裝配,使每條輪胎在各個位置上都能輪流一次,各胎所承受的負荷求得大致相同,以解決輪胎偏磨和延長使用壽命的問題。輪胎換位由方法常用的有“交叉換位”和“循環換位”兩種。新舊輪胎混裝時,新胎較好時,新胎或較好的輪胎固定裝前輪,舊胎或翻新輪胎固定裝在后輪,則采取左右換位,內外換擋等辦法。凡換位后改變原來滾動方向時,應將輪胎進行反面調位(即調換裝車位置,滾動方向)這是減少以至消除輪胎偏磨倒角和胎肩單邊疲勞過度的措施,也是一項延長輪胎使用壽命和提高翻新率的途徑。 [6]
?。?)確保標準氣壓
掌握輪胎的充氣標準,保證輪胎氣壓在規定值。輪胎氣壓過高或過低都將使磨損增加,行駛里程減少。當輪胎氣壓低于標準值時,輪胎胎肩的磨損急劇增大;輪胎氣壓高于標準值時,因輪胎接地面積減少,單位壓力增高,使輪胎胎面中部磨損增加,同時增大了輪胎剛性,使車輪受到的動載負荷增加,容易產生胎體爆裂。在不平道路或高速行駛時,影響更為嚴重。 [6]
(4)控制輪胎溫度
汽車行駛時,輪胎因變形摩擦使胎內溫度升高,當達到100℃以上時,胎體強度大大降低,容易引起脫層、爆破等損壞。輪胎溫度不易測量,通常根據胎壓升高的程度來判定,胎壓越高表示輪胎溫度也越高。當環境溫度在30℃以上時,胎壓升高的程度不應超過充氣標準的20%,由于散熱條件差,容易使輪胎溫度超過100℃。夏季高溫行車時,如輪胎溫度過高,應停車在陰涼處自然降溫,嚴禁采用潑灑冷水、放氣等辦法降溫降壓。因為潑冷水將使輪胎驟然冷卻,各部分收縮不勻,容易發生裂紋,影響使用壽命。天氣炎熱時,若途中遇有需涉水行駛路段,也應先停車降溫,以免對輪胎造成不利影響。如果途中放氣,雖然胎壓下降,但輪胎溫度并未降低,卻破壞了原有的平衡條件,繼續行駛時,因氣壓降低而變形增大,將使輪胎的溫度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升高,直到輪胎的發熱量和散熱量重新平衡為止,此時輪胎溫度又比原來增高很多,致使輪胎受到嚴重的損害。
?。?)駕駛習慣對輪胎的影響
?、倨鸩狡椒€。因為車輪由靜止狀態突然轉動,輪胎與路面要發生劇烈摩擦,會使胎冠磨損加速。②中速行駛。據資料介紹,車速由中速到高速時,輪胎行駛里程將降低15%。另外,車速越高,波浪振動頻率也越大。當車速達到某一臨界車速時,輪胎胎冠表面呈現的波浪變形將明顯增加,形成靜止波形。這就是輪胎的駐波現象。發生駐波現象時,使輪胎不圓,胎溫急劇升高,簾布層與胎面會剝離飛散,小則可以導致輪胎損壞,大則有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。③盡量避免緊急制動。緊急制動時,車輪由滾動變為拖行,使輪胎局部與路面間產生摩擦,因過熱而造成劇烈磨損。若高速下,經常用緊急制動,會產生大量的熱,引起輪胎老化,造成輪胎的惡性損壞。
?。?)行車前的例行檢查
行車前,檢查輪胎是否有鼓包、裂縫、割傷、扎釘、缺氣和不正常磨損,如有發現立即去修理。檢查輪胎面溝上,是否被雜物、金屬片、玻璃等刺到或有胎溝夾石頭等異物,如果發現了請用起子將其剔除。檢查輪胎固定螺帽的緊固情況,發現松動及時擰緊。如發現輪胎氣壓低于標準20%,盡快到就近的輪胎店將輪胎拆下來,由技術人員進行檢查。注意車體輪圈是否有變形、龜裂等損傷,以利行車安全。